欢迎光临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官方网
自身建设 - 精神文明 - 移风易俗 用文明之风滋养美丽乡村
精神文明
移风易俗 用文明之风滋养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20/8/3 10:57:19 阅读次数: 来源: 作者: 图片: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农村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文明乡风的助推、精神文化的涵育。当下,尊良俗、去低俗、废恶俗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构建精神家园的热切期盼,扮靓美丽乡村的共同心声。

    移风易俗,表面上是改变行为习惯,实质上是改变价值观念,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老”在千年遗风,“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蓬勃开展的今天,一些农村地区的不良风气、陈规陋习仍然大行其道:有的相互攀比,大摆婚庆宴席、大收天价彩礼;有的讲究排场,大搞封建迷信、大办豪华葬礼;有的碍于面子、盲目从众,大操大办老人寿诞、小孩满月、子女升学、新居乔迁等名目繁多的活动。还有的村庄室内很现代、室外很脏乱,生活很富裕、文化很匮乏。凡此种种,已经成为人们心中难以割舍之痛,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污浊混沌之气,成为文明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

    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风俗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移之以情、易之以理、管之以法,多用“育”的方式、“化”的手段,因其俗、简其礼,抑扬并举地推进移风易俗,而非简单粗暴地变其礼、革其俗。毕竟,人情礼俗是维系农村社会关系的纽带,还应区别看待、辩证取舍,好的传统要继承,不科学、不文明的习俗要改进,陋习恶习则要摒弃。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统筹考虑群众意愿、党政意图、社会意见等因素,结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文化惠民,选准撬动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发挥良性引导和理性“推手”作用。同时,应大力挖掘和倡导优良家德、家规、家训、家谱,将其崇德向善、勤俭持家,清白做人、诚信友善的清风正气融入村规民约,使法治精神在村庄落地生根。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风政风对民风有着直接而强大的影响力。党风正,则民风淳朴。推动移风易俗,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示范、躬身践行,从自己做起,动员亲朋好友一起做,少随礼、少办酒、简办事、不铺张,坚决抵制黄赌毒和封建迷信,做移风易俗的先行者、先倡者。尤其,要大力传播符合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明新风,将其化入人心、融入生活,促进形成人人弘扬传统美德、家家树立文明新风的生动局面。

    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对此,我们既要有足够的恒心、耐心,又要有坚定的信心、决心;既要循循善诱,又要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不合时宜的旧习俗、在润物无声中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风尚,让文明之花在广袤农村大地盛开绽放。
相关报道
·移风易俗倡议书
·移风易俗 用文明之风滋养美丽乡村
·移风易俗 用文明之风滋养美丽乡村
·移风易俗倡议书
·移风易俗倡议书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倡议书
·移风易俗 用文明之风滋养美丽乡村
·移风易俗 用文明之风滋养美丽乡村
上一条:绿色生活 我们每天都在进步
下一条:致公党海南省委会机关开展“爱国、爱海南、爱家乡、爱家庭”卫生健康大行动
推荐阅读
更多>>
热点文章
更多>>
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广场1号楼9层902室 邮编:570203
Copyright 2005- 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