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官方网
参政议政 - 建言成果 - 提高海南土地的人口承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
建言成果
提高海南土地的人口承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4/6/24 11:18:18 阅读次数: 来源: 作者: 图片:
    海南省农地面积比台湾多,但人均耕地面积仅1.3亩,低于全国人均耗地1.4亩水平。2005年海南耕地面积仅占全国耕地的0.59%,但粮食产量仅占全国粮食总产的0.31%,说明海南耕地少,粮食产量低。由于耕地直接关系到全省人口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因而海南的耕地数量及其产出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与人口安全,涉及到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继1995~1998年我国连续4年粮食大丰收后,1998~2003年连续5年粮食减产,导致粮食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发生变化,自2003年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各省区都自求粮食自保;海南曾紧急从国外调运粮食来解围。海南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省政府相关部门应从确保国计民生、社会和谐的高度,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应对我省土地——粮食安全的大问题。
    近五年(2000~2005年)海南省人口由760.44万人增至826万人,年均增长率1.65%,而同期粮食产量由212.24万吨,减少至153万吨,年均负增长6.7%。粮食产量降低幅度与人口增长幅度形成鲜明反差。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00~2005年总体趋势也是逐年降低。到2005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仅185公斤/人,创历史新低(2005年粮食减产还与达维台风自然灾害有关)。近几年海南耕地、粮食、人口的消长情况,见下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人口(万人)
760.94
769.50
778.89
790.26
805.88
826.0
粮食产量(万吨)
212.24
207.62
203.33
195.85
196.57
153.0
耕地面积(万公顷)
433181
425888
423336
418185
417765
416178
人均粮食占有(公斤/人)
278.91
270.0
261.0
247.8
243.9
185.2

 
    按联合国粮食组织评价划分标准,年人均占有粮食在375公斤,属于“粮食短缺”,375~390公斤之间为粮食“基本满足”;超过390公斤为“粮食过剩”,按此标准评判海南无疑为粮食短缺省区。
    海南省2005年人均粮食占有量185.2公斤,仅高于广东(152公斤/人)与青海(172公斤/人),属于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最低之行列。广东省是人多地少,二、三产业发达,经济总量大。青海省情是人少地多,气候高寒,土壤贫瘠,种植条件不利,都有其客观原因,有不可比因素。而海南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一年四季可生长作物,自然条件优越,但人均粮食占有量低,不能不说与人口过多,单产过低有关。但作为人口大省山东人均粮食占有量425公斤,河南470公斤,湖南425公斤,都比同期海南人均占有量185公斤高出一倍以上,说明主要还是与海南粮食单产过低有关。海南2005年粮食单产3696公斤/公顷(折合246.4公斤/亩),低于同期广东单产5171公斤/公顷,湖北6040公斤/公顷,江苏6041公斤/公顷,相差1倍之多,反映了海南粮食生产耕作粗放,投入少,科技含量低。
    按照国际卫生学公认的营养标准对各项物质需求测算为粮食,温饱型社会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为400公斤/年,小康型社会人均粮食消费量为450公斤/年,富裕型社会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为450公斤/年;上述三个级别生活质量,以海南2005年人口基数作测算,海南温饱型社会需要粮食为330.4万吨,小康型社会需要粮食371.7万吨,富裕型社会需要粮食413万吨。而海南当年仅生产153万吨粮食,既以温饱型社会要求尚有177万吨的缺口,自给率仅达46.36%,说明海南由于人口增长,存在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
    省计生局2005年曾开展“海南省人口容量”的专题研究,初步认为以目前海南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海南省耕地的人口容量小于全省现有人口数量,即目前全省耕地只能提供418.93万人的口粮(2003年,每人400公斤),人口超载371.33万人之多,表明海南土地的人口承载力较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的压力增大。这是必须正视的严重问题。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省区可以通过开展贸易,互通有无,调剂品种,丰富市场,不一定各地都自成体系,自给自足。因此有不少人对海南粮食不能自给,严重短缺局面不以为然。认为可以从大陆或国外进口。
    然而也必须看到,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诸多严峻问题。目前我国粮食只是阶段性、结构性、低水平的供过于求的现象。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旱灾、洪涝、雪灾、风沙、台风、冰雹等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造成有些地区粮食欠收或绝收;国家为了确保粮食安全,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免除了农业税,制定粮食收购保护价等,但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农机)近几年的价格上涨,又抵消了国家给予农业的优惠;海南一些地方土地丢荒,无人耕种;粮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到政治问题。如果中国不解决粮食问题,不能实现粮食自给,全世界都供应不了中国的吃饭问题。中国的粮食需求会引起世界粮食市场的恐慌,致使价格飙升,那正可被西方国家抹黑中国、攻击中国授以口实。
根据中国国情和世界粮食市场状况,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应贯彻立足国内,辅以必要的品种调剂和正常的国际贸易交流,适当进口与出口一部分粮食的方针。海南也应努力做到粮食大体自给,不足部分辅以贸易补充,和全国保持统一。
    目前海南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面临两难境地,为了充分利用海南热带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作物、热带花卉和南药,必须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调减粮食种植面积。海南热带农业在全国具有反季节、品种多、品质好、无污染的优势,面对内地13亿人口大市场,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市场需求强劲。近十年海南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发展迅速,给广大农民带来巨大收益。按比较效益,一亩香蕉产值可达4000元,而一亩水稻产值最多仅500元。因此,一些地方为了便于灌溉,“香蕉下大田”、“甘蔗下大田”,耕地移种高价值经济作物已成趋势。这是农业结构调优、调精、调高的实际需要。
    海南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既要调减粮食作物面积,又要防止因粮食总产减少而出现粮食安全问题。采取的对策应是淘汰劣质低产品种,选用高产新品种,实行主攻单产,确保总产,甚至提高总产的战略,最终实现耕地高产出的目的。如采用新型超级稻或杂交稻。海南已试验成功连片种植亩产800公斤的超级稻。如按海南常用耕地面积42万公顷计,采用超级稻品种及其配套管理措施,则可产稻谷504万吨,超过全省人口的粮食需求,作到自给有余。而要达到371万吨小康型社会对粮食的需求,种植超级稻只要30.9万公顷即可满足需求,尚可以调出11.1万公顷耕地面积改种其他高价值的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粮蔗、花卉等,达到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总体效益提高的双赢效果。
为了提高海南土地的人口承载力,提高海南粮食自给率,确保粮食安全,建议如下:
    一、省领导应强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支持,倡导工业反哺农业。农业部门应大力推广超级稻新品种种植,从技术、管理与生产资料方面给农户予积极支持,着力提高粮食单产,确保总产。
    二、严格把好土地征用闸门,防止耕地流失,尤其是保护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做到占一补一;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荒,治理水土流失;取缔粘土砖厂,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确保海南人民饭碗。

    三、继续严格实施计划生育人口政策。海南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发地区,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逐年递增。减少人口增长,有利于发展农业经济,使海南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粮食总产得以提高,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

相关报道
·弘扬延安精神、提高政治能力,确保纪律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致公党海南省委:提高治理能力推进海洋资源保护开发
·致公党海南省委会举办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培训班
·致公党三亚市委会牵头举办党员骨干素质提高班
·【两会之声】闫小培:进一步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目标年限
·第八章 中国致公党努力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
·第八章 中国致公党努力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
上一条:关于加强遏制“两抢一盗”违法犯罪的建议
下一条:制止文昌北部沿海潮间带生态环境遭破坏与污染的建议
推荐阅读
更多>>
热点文章
更多>>
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广场1号楼9层902室 邮编:570203
Copyright 2005- 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