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古人的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次,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是“四史”中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以此来明确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那么,社会主义的起源是在哪呢?它又是为什么会萌出新生?社会主义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最初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时间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30—40年代,其影响几乎遍及整个欧洲,并达于美洲。 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撰写了一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 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由此莫尔而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空想社会主义是适应早期无产阶级渴望改变现状的需要产生的。在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都以辛辣尖锐的笔法,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改变社会现状的愿望和要求日益强烈。
二.科学社会主义
19世纪30―40年代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总结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并使之与国际工人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得以在工人阶级中迅速传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条件,形成了十分完备的理论体系。
3
1871年3月26日,巴黎人民进行了公社委员的选举。28日,新当选的公社委员朗维埃宣布:“我以人民的名义,宣告公社成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形势和国际工人运动发生巨大变化。1889年7月14日,在恩格斯倡导下,有22个国家的393名代表参加的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创立无产阶级新的国际组织第二国际。20世纪上半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而进一步壮大,社会主义首先在俄国、随后在欧亚一系列国家赢得胜利。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武装起义,在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胜利地夺取政权。革命从首都向外地、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到1918年3月,全俄广大城乡基本上建立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宣告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开始了人类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全面的经济政治危机,激起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欧洲和亚洲出现国际性的革命浪潮。在欧洲,主要有芬兰1918年人民起义,1918~1919年德国革命,1919年3月匈牙利革命,先后建立为时短暂的芬兰社会主义工人共和国、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以及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中国社会发展陷入困境时,社会主义在俄国的胜利使苦苦探索中国出路的先进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从而认定“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开辟一条现代化新路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关于中国的前途,就是搞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要完成的一个历史任务,就是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提出。
现在,我国正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而努力。 |